镇街简志 元通镇
发布日期:2025-03-30 05:28 点击:
元通镇位于崇州市中部偏北,东取不雅胜镇相接,南取锦江乡、公议乡交界,西临怀远镇,北靠街子镇和都江堰市安龙镇。域内次要河道有文井江、味江河、泊江河,水资本十分丰硕。唐宋时曾为水陆集散船埠。镇东北部黏土资本十分丰硕,土陶业有上千年汗青。镇域面积21。34平方千米。元通镇素有“水乡小成都”之称,是国度级汗青文假名镇。
2006年,有水电坐2座、变压器57台、水厂1座;天然气管线引入场镇;城镇污水为小面积集中采用沼气净化池处置。2008年,完成元通电坐1号从变压器增容。2019年,电网、光纤、无线G收集实现全笼盖;扶植元通—道明供水从管网,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
晋代为沟渠乡,萧齐时代为永渠乡,南宋为兴渠乡,明属涌泉乡,清属北二甲,清末为通议乡。1935年设元通联保。1940年建元通镇,因场上圆通寺得名。1953年,镇乡分治。1958年,镇乡归并,建元通人平易近。1985年,恢复元通镇建置。2019年辖聚源、禹王、景汇、大罗、三宝、通畅、清溪7个村和麒麟社区、双凤社区2个社区。2019岁暮,元通镇户籍户数7823户、户籍生齿20831人,此中非农业生齿3667人、农业生齿17164人。2019年12月25日,撤销公议乡,将其划归元通镇管辖。
2018年,开展以清溪村濮家湾林盘、通畅村周家祠林盘、大罗村两河湾林盘、聚源村季家林盘4大林盘为代表的城乡社区管理;以景苑小区党支部和“圆和通畅”社区办事坐为载体,摸索成立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双孵化”平台;试点成立“聚源社区管理基金”,接管群众和企业捐资420余笔,募集基金16。09万元。2019年,三宝村、双凤社区成功建立崇州市达标社区;聚源村季家林盘成功建立成都会示范小区,入选崇州市十佳微单位自治组织。
四川省文物单元。位于麒麟街73号。清代建建,开初为平易近居,坐西向东,院落式结构,1934年正在旧址建制祠。现存建建面积399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
成都会文物单元。位于麒麟街北侧,始建于康熙年间,道光年间,为清代抗英名将王国英之故居。除大门为哥特式、顶竖外,其他全为中国保守木布局形制。
元通长儿教育起自时。1951年正在忠烈祠创办长儿园,1985年将其改建为核心长儿园。1950年,建成核心小学;将红瓦铺保国平易近学校改建为第二核心小学,1959年核心小学并入。1973年,将7个平易近办小学归并为元通镇小学,1982年将其改名为汇江小学。核心小学先后建筑教师宿舍楼2栋、讲授大楼1栋、办公楼1栋。1969年,元通中学建成,1979年成长为完全中学;1983年高中班改建为农业职业班,1995年停办。1996年,崇州市建华手艺学校建成,后改名为成都崇州旅逛经贸学校,汶川地动后停办。2007年,完成镇中学和核心小学的尺度化扶植。2009年,灾后沉建项目元通中学、小学建成投用。1951年,成立卫生协会、结合诊所。1953年,成立元通区卫生协会。1958年,改结合诊所为卫生院。1987年改建为元通核心卫生院,2007年改建为尺度化卫生院。1953年,建四川省残废甲士第三速成初等学校;1956年该校改名为四川省残废甲士第一速成中学;1958年改建为四川省残废甲士病院元通疗养所;1984年改名为四川省复员病院,现名四川省复员病院(四川省心理康复疗养院)。2019年,镇内有长儿园4所,正在园长儿621人;有中学1所、小学1所,正在校学生2107人;有卫朝气构2个,床位725张,卫生手艺人员82人。
四川省文物单元。位于半边街8号附1号对面,正在泊江河东侧40米。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为陈家大院老宅,占地1773。5平方米。现存清代建建1520。5平方米。
1969年,建成坐。组建片子队。1979年,将人平易近会场改建为片子院。1981年,文化坐建成,1985年改建为核心文化坐。2006年,元通镇被列为第三批省级汗青文假名镇;有川剧、京剧协会,2007年,新建尺度化村支部勾当室6个,实现村村都有勾当室。2009年,文化勾当核心建成投用;新建“农人健身工程”1处。2010年,安拆健身径1条。2018年12月,元通镇入选第七批中国汗青文假名镇。2019年,清溪村、通畅村获评2016—2018年度成都会文明村。
2018年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清明春台会从清明前一天年起,一般会期为7天,最长一次达20天。头天放“五跋扈”,正期城隍佳耦出驾,前导执事牌,四对开道锣,五条龙灯,两拨狮子,屏抬会,阴差会,身灯会,佛门,信男善女,前呼后应,全长五里。清明河坝,天天演戏酬神,周边小食百货、种子耕具、杂耍玩意包罗万象。此外还有化钱偿孤、城隍回殿等勾当,远近旅客尽皆前去。
2004年,元通镇内构成木材、建材、蔬菜、服拆、牲畜五大市场,还有长达1千米的陶瓷一条街,镇区的8条从街上,商铺林立,百业畅旺,出产及糊口日用品齐备。2005年,第三财产总产值2。14亿元。2007年,实现安心商铺、安心农资店村、社区全笼盖。2013年,制定元通旅逛成长四大区域规划结构:古镇焦点区、旅逛功能配套区、文化财产功能区、场镇功能配套区,旅逛财产初具规模,一、三财产初步构成良性互动;全年欢迎旅客5万人次,带动餐饮、文娱及旅逛相关财产成长,供给就业岗亭580个;旅逛财产实现收入1。98亿元;中国西部花木集散港项目挂牌停业。2015年,元通古镇创开国家AAA旅逛景区通过专家组验收;第三财产产值比沉上升,占比20%;餐饮、住宿、休闲文娱类等行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第三财产收入2200余万元。2016年,建成电商办事坐1个、特色农产物电子商务试点村2个;农村电子商务实现线万元;全年全镇欢迎旅客80万人次,实现旅逛带动收入4。32亿元、2017年,欢迎旅客252。1万人次,实现旅逛总收入7。46亿元。2019年,麒麟街获评成都会2019年上半年“最美街道”;完成“黄家大院”“罗家大院”和“广东会馆”故事展现、言语讲解、景不雅打制。完成汛期古镇伴江逛步道、旅客核心二船埠维修工做;完成汇江桥夜间灯带“亮光”工程;细化完美景区办理轨制,阐扬景区党委、驻元坐所、街巷长、商家住户、旅逛协会联动感化,成立“街长”制,开展景区常态化放哨117次;古镇景区全年欢迎旅客305。8万人次,旅逛年收入11。8亿元。
1985年,改扩建增福街,建成永渠和永渠西,次年场镇街道根基成型。2010年,建成农人新型集中区2个。2017年,开辟季家林盘、濮家湾林盘、周家祠林盘、两河湾林盘等4个沉点林盘。2019年,建筑红瓦寺横街423米、镇长儿园门前半边街245米,新建村组道9。3千米;正在村从干道、居平易近区从干道、村委会门前及4个林盘等沉点区域安拆节能照明设备,便利群众夜间出行;实施“雪亮工程”,正在农人集中栖身区、主要区域、次要口安拆摄像头144个;清溪村濮家湾林盘成功建立崇州市示范小区、成都会“三美”新村示范点位。
乡镇企业是元通镇的支柱财产。1990年,企业总产值3614万元。2004年,经济布局处于“二、三、一”模式,有各类企业51家,此中年发卖额500万元的有16家,构成较为集中的工业集中成长区。2005年,工业总产值14。88亿元。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亿元。2014年,优化财产布局,支撑球墨铸管、新型建材和防水材料3个从导财产的品牌企业做大做强。2019年,有规模以上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3亿元。
乡镇(街道)是最下层的行理单位,更是文脉传承的具体落点。已经的崇州市下辖25个乡镇(街道),这些乡镇(街道)怎样来的?都有如何的故事?本专栏引见的乡镇(街道)辖区,为2019年12月25日成都会人平易近批复进行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崇州市25个街道辖区,虽然有些街道已撤并,却留下了抹不掉的人文风情。本期,我们走进元通镇。
2007年,启动元通古镇开辟。2011年,投资5200多万元对元通古镇项目张家大院、彭家大院、刘家大院、陈家大院、黄氏故居、古寺库、麒麟街平易近居、黄氏祠、王国英故居、天从堂、永利桥等建建实施补葺;沉建闸子门、仁里义乡牌楼、广东会馆等标记性建建,完成双凤街、东盛街、新街、增福街等街道的管线年,元通古镇景区“千年小成都”风貌。2012—2015年,累计投资3亿元,建成旅客核心、生态泊车场和景不雅大道,完成古镇业态调整“亮水”“亮树”“亮街”“亮巷”“亮院子”项目。2017年,以“元通·蜀州古院小镇”为旅逛特色亮点,成功申报为成都会首批特色小镇。
2005年,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农村居平易近可安排收入3787元。2013年,注册农村地盘股份合做社9个;完成森磊淼珍稀苗木集散港和成都环美集团罕见苗木培育提拔财产园扶植。2016年,有地盘股份合做社13家、家庭农场17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建成莲藕种植参不雅、小龙虾养殖。2019年。
成都会文物单元。位于麒麟街112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现存建建面积562平方米,占地面积668平方米,是教取中汉文化相连系的实物。
1958年,县城—元通—怀远公建成,乡境内始通汽车;1997年将基拓宽至33米,定名为怀华。1978年,元上(元通—上元)建成通车。1978年,建筑元西(元通—公议—道明—西江)柏油公。铁杆桥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有“川西第一铁索桥”之名,1986年沉建,1999年维修加固。1986年,工农兵大桥建成通车,汇江河上的渡船成为汗青。二江桥始建于光绪年间,1985年沉建通车,是崇州市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肋拱桥。永利桥始建于嘉庆年间,1939年沉建通车。2001年,元通大桥建成通车。2019年,域内次要道有怀华、街安、胜通、汇青。
四川省文物单元。位于麒麟街97—119号,由黄氏平易近居和罗氏平易近居构成。坐西向东,前临街道,后靠文井江,共占地3000余平方米,现存清代末年砖木布局建建2148。7平方米。